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警苑人文 > 警界风采

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发布时间:2021-08-06 09:15 信息来源:宣城市公安局 作者:钱成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宣城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  王林

我是一名老兵,却是一名“新警”。2011年1月,褪去了橄榄绿,披上了藏青蓝。自此,便与宣城警队紧紧融为一体。先谈我的经历:

从军三十载,入警十来年。转战八地区,岗位多变换。

从基层到机关,从部队到院校,又从院校到部队,再从部队到公安。

有过营、连、排,这样最底层摸爬滚打的历练,也有过军、旅、团三级机关的工作体验。

初级指挥,速成起步;南京政院,选修过关;一线实战,有我的身影;天津高校,有我的沙盘。

皖西,算我的淬火;皖东,是我的鏖战;皖北,算我的开局;皖南,是我的收篇。

其实,两下皖南。

解甲以来,平时涉足的范围很小很小,我深知自己孤陋寡闻而言语不多。今天,就以一个“游击队员”的身份,跟大家交心,算是由衷建言吧?讲三个方面。

一、要打造精气神。激情之下好成篇。人要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人。新警,要主动融入,敢于亮相,展现优长,争做亮点,多比贡献;尤其注重入门细节,放下身段,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养成做起,继续启蒙养正;也要认识到书本与现实的差距,经得起挫折,扛得了事,愈挫愈勇。

这里所说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士气面貌之列,而是指一种由里而外的精神升华,一种蓬勃向上的动能,就是一种内营力。比如,火山爆发。

当年志愿军,打败美国佬,靠的就是这种内营力,蕴含着一股气。开国领袖说过,美国佬不行,钢多气少。

这股气,就是一种信仰、正义、血性、魂魄,一种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全然奉献的信念 与随时准备赴汤蹈火而勇于牺牲的精神。

人民警察,也需要这股气,执法如山,敢打必胜,躬身为民,甘洒热血。

前一阵子,沉于一线派出所,见缝插针,我跟一些民警,分别见了面。交流中,大家都谈到了“精气神”这三个字。男女老少,不约而同。这让我多少有些惊讶?

所以,精气神,属于个体,更属于团体。一个单位的精气神,无疑是一种育人环境。

二、要激活非权力性影响。这主要是对拥有一定职位的青年民警而言。靠公心、自律、内涵、经验、感情与艺术这样一些软实力,包括度量等心理素质,去影响人、感召人,让其辅助于职位所赋予你的权力性影响。

具体该如何画个像呢?在前期全市公安机关表彰大会上,有位派出所教导员的那个汇报展示,便是一个很不简单的范例。

三、要下好戏外功夫。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人前显贵,必定背后受累。

不要顾虑没舞台,没机会。只要你胸怀坦荡,真心付出,坚持不懈,早晚,会有人为你搭台子,给你一套行头。

这里,谈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愿能与大家共勉。

我,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在一个营部工作,本职之外,个人有时会琢磨点东西,写写画画。

那是1987年的春夏之交,偶然之间,听到一则社会新闻,觉得有些价值,便笼统地问了一些情况,迅速成稿,盖上公章,投给驻地的地委机关报。

稿子见报后,省报又原文转载,立马轰动。但由于我没能真正沉下去核实一些细节,角度显得有些偏颇,引发了不好的社会舆情。

接下来,便是层层追查,严肃处理。

怎么处理呢?登报检查,封杀一年。并将此情通报周边媒体。

在外面搞得灰头土脸,心里七上八下,而在内部,则是另外一种反响。上级似乎发现了我的可塑性?

一位头发花白的首长,坐着那种老式吉普车,赶了一百多公里,从团部机关下到营部,找我谈话。

杀鸡用了宰牛刀!

按说,对我一个小小排级干部,根本用不着这么大操大办,可他却如此重视?

一见面,即严肃指出我问题的性质、后果所在,要我反思,吸取教训。

在我诚恳表态后,首长微笑而温和地说:没看出来啊,你小子,有两下子嘛?

鼓励我不要泄气,不要背上思想包袱,说:“在这方面,要保持下去”。

随后,又谈了其他话题,问了我个人的其他情况。我照直回答。

道别时,首长又是笑眯眯的,热情握手,还拍了拍我瘦弱的肩膀。

没想到的是,当年秋天,我被选送参加在省城举办的一个“青年干部读书班”。报到后,我才知晓,这一机会,是那位首长与上级机关一再协调、争取的。闻之,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无比的感激之情。

结业归队不久,我即被调入团政治处。

因祸得福!

由此,能否悟出一点生活的逻辑:谁,没有过理想放飞的踌躇满志?谁,又没有过现实受挫的郁郁寡欢?

包括在座的新老战友,有几人,没有过鲜花美酒?又有几人,没有过泥泞冬雪?

人生往往这样,一路风尘一路歌。

一转眼,未来已来,残阳如血。对此,偶有品味,算一杯陈年的酒,还是一朵晚开的花?

虽然,有自知之明,我的深度或高度远远不够,甚至还有一些明显的弱点与不足,但是,几十年来,我还能走出点宽度或广度,算是没有浪费光阴,多少也增加了一些生命的厚度或密度?

回眸走过的路,感慨良多。比如,起点不高,却给上层机关做过理论秘书;文化有限,却在一所初级指挥学校,任过教研室主任;在团级单位政治处主任的岗位干了几年,以为没什么纵深了,却又被送至驻天津的一所高级学院,进一步补了课;及至后来在旅级单位任副职两三年后,感觉不可能再挪窝了,却又飞来一纸调令,我被平调,到一个团级单位,担任主官;在业余志趣方面并非科班,却能与军内外的一些科班出身的行家名师为伍,他们从不嫌弃;我的体质不好,却在军营一干就是三十年。

看起来,有好多事,属于意外,而能够起到其运转链接的关键,就是只管埋头干活,把该做的事做好。贯穿其间的,还有一根无形的线,那就是——坚持。

即使退休,我也不会淡忘,当年老首长的殷殷关爱,并依然遵循他的谆谆教诲,保持下去,从而活到老,学到老,也做到老。

当然,岁月如海,潮涨潮落。任凭怎么说,我这一页也是泛黄陈旧的纸张了?还是那句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所以再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更为鲜活的例子?

荣获“二级英模”荣誉称号的县局的宣恒、雷春霞同志,尤当拿来一说。他们的事迹与情怀,感天动地。

同时,我还想讲的,是日常感触更多的,一些并非广为人知的普通民警的闪光的一面。比如,我们市局直属机构,也不乏其例。他们,平凡而不平常。

有个部门的办公室主任,是位女同志,双警家庭。两口子,比翼齐飞,双双出彩。

从警十几年,书剑同修,乐于担当,她总是舍小家顾大家。分内分外,皆善作善成。几次主动请缨,参加省厅比武考核,每每进入奖项,屡戴桂冠。

以铁一般的意志、阳光的心态和强劲的竞技状态,诠释了何为巾帼不让须眉?恰恰应了前几天她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的文字:不虚度光阴,不辜负年华!

再讲一个男儿当自强的故事。

还是这个部门。一名副大队长,家在外地。曾是武警战士退伍,因考取政法干警而来到我们宣城。

几年前,一次赴外集训时脑部摔成重伤,脑颅动了手术。

出院后,在家休养恢复了一年,便埋头啃起了书本,自学自悟,且以高分一举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并主动要求归队上班。

肯定其热情和积极性,让其跟班适应了几个月后,所在部门领导试着发挥他的优势,让其牵头组织作训工作。他干得虎虎生威,有声有色。包括受领市局赋予的战训任务时,从不回避,勇于承担,敢于负责。并多次组织机动队,参与应急处突等重要勤务,特别是参加省厅业务竞赛、市本级或跨区域综合演练等重大行动,每有喝彩。

我们的队伍中,类似于这样的人和事,越来越多。尤其近年来,优质人才脱颖而出,批量生成的势头日渐凸显。今天这个谈心、谈话会,特别是前面几位年轻代表的现身说法,就是又一生动反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而,从中我悟出了一些源自心灵深处的感切,不妨拿来,呈给大家: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你若坚持,一生运气不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