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警务资讯 > 重要转载 > 国务院

金观平: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5-02-28 15:42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阅读次数:93
【字体大小:

 培育一流营商环境,“法治”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在近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将法治摆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化程度越高,市场规则越清晰,交易就越安全,企业家的心理预期就越稳定,干事创业也越有动力。作为典型的“环境经济”,哪里“阳光雨露”充足,哪里民营经济就活跃。这些年,从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到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修改反垄断法到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民营企业大展拳脚筑牢法治保障。然而,近期个别违规、趋利性执法行为引起关注,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必须下大力气根除。

 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越有效。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要用好法治力量。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自觉在法律约束下作为,在制度笼子里用权。加大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执法力度,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防范以罚增收、以罚代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民营企业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创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民营企业守法经营,不需要“溺爱”。对他们来说,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最有效的“定心丸”。面对市场竞争,民营企业担心的从来不是竞争有多激烈,而是竞争条件是否公平,追求的无非是四个字:一视同仁。正如有企业人士所言,给优惠不如给机会,求倾斜不如求公平,靠扶持不如靠法律。

 面对目前个别地方和领域仍然存在的隐性壁垒,必须把“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落到实处。无论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要素分配还是参与竞争等各个方面,都要强化公平竞争审查,让民营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落实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非禁即入”要求,反对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为民营企业开辟更大发展空间。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落实越到位,民营企业就越能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不久,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迎来二次审议,有望尽快出台。草案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明确提出“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等原则,该法的出台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用良法善治为企业家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我国民营企业必将迸发更大活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